第一百二十四章 补课-《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第(2/3)页
但他们并不自知,在过去,她看着港圈那些被称为“接班人”、“巨星”的年轻人,总感觉可笑,可是望着近在迟尺的“人艺的未来”以及角落当中默默背台词的“人艺的过去”,她只感到深沉的悲哀。
人艺,要完。
徐容见何继平笑着摇头却不接话,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心里没来由的生出的“还是影视圈好”的感慨。
要是两人异地而处,也就是刚才的对话发生在某个影视剧组,这个时候何继平纵然千万个不乐意,也得老老实实的把台词改了。
影视制作各个环节的核心人员当中,编剧的话语权是最低的,惹了其他主创不开心,剥夺冠名权、不支付尾款的破事儿,\b满大街都是。
可是这里并不是影视行业,这里是编剧最大的人艺,对于何继平的油盐不进的态度,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每一个在所从事的行当取得过巨大成功的人,是很难听得进去他人的建议的,就像现在如果有个外行教他演戏,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家伙脑子进水了吧?
他并没有坚持扭转何继平想法的打算,这本就是个砸到脸上的烫手山芋,《甲子园》排了几个月郑老爷子都没商量下来,他真不觉得自己有那么大的脸面让何继平这等大编剧做出让步。
话剧的观众相对更加理性,到底是演员演的不好,还是剧本本身的问题,半数观众都能做出理性的评价。
徐容和众人打了招呼后,来到了排练厅内的长条桌前,坐到了任明右手边。
这是导演组的专属座位,如果是在剧场,则是第二排14号。
他刚坐下,任明就将几本场记本推了过来,道:“来,你先补补课。”
和国内其他各大院团不同,人艺是最重视场记的剧院。
每一次排练,场记组都会清清楚楚的把每一个演员的行动方式以及行动轨迹记录下来。
如“某某某快速连走六步地从桌子一侧移动到桌子后方”的记录比比皆是,而且还会配上简单的图示,以线条和箭头的组合记录演员在排练厅的内的移动轨迹。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减少后辈走弯路。
最大的缺点会限制后辈的主观能动性。
如徐容和郑融演同一个角色,郑融走四步,和他走四步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两个人的身高不同,四步的距离、给观众的感受多多少少的也会有所差别,也就表演当中的“材料差异”。
当然,对于此时的徐容而言,更大的难题是场记记录太多。
一台戏完整的排一遍的场记就是一本书。
徐容没翻开看,《甲子园》的剧本他已经看了无数遍,虽然不能完整的复述每一个人物的台词,但对于每个人到哪要说什么,他都有大概的印象。
《甲子园》讲述的是一位离家出走闯荡海外多年的“大龄海归剩女”陈爱林,因父亲突然离世而回到已经变成慈善养老院的故居甲子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暮年老人,内心情感复杂的她,在为香港地产商打工的小男友撺掇下想要卖掉老宅,因此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从中也折射出当下养老、住房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种种不同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除了蓝田野、郑融、朱旭、朱琳、吕中、徐秀林演在养老院的老人外,王姬演曾在国外摆过地摊、干过餐馆、认过干爹,回国又谈起姐弟恋的“70后海归”陈爱林,雷佳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油腔滑调游戏情场的“80后”戴维,邹建演的暗恋小学同学多年、但无奈于“放松的只能当朋友,紧张的才能做夫妻”的金鑫,而今年刚分配到剧院的人艺年龄最小的演员蓝盈盈演小护士聂小玲……
到了九点钟,任明看人员已经到齐,道:“各位老师,咱们开工吧。”
“好,开工开工。”一直默默地蹲在角落里背词的蓝田野和朱旭在邹建和雷佳的搀扶下站起了身子。
张合平提出的“一盯一”就是一个年轻演员全方位服务一个老前辈,必须做到“放个屁也要听见响”。
徐容坐在桌后,抱着胳膊,看着准备“上台”的蓝田野和吕中,他不知道该怎么当导演,但是作为第二副导演,他并没有打算行使导演的职责。
参加《甲子园》剧组,他起作用不是在现阶段,而是合成、彩排阶段,那个时候才是他上场大显身手的时候。
“你走得这么快,追得我只喘。”
徐容听着吕中对走在前方的蓝田野的抱怨,瞥了一眼任明右手边的铃铛,可是注意到老爷子比去年稍弯的嵴背,他无声地叹了口气。
老爷子演的角色是黄彷吾,一位长年在国外生活的建筑设计师,剧本对他的形容是“体型匀称,气宇轩昂,文质彬彬,谈笑风生,满头银发”。
剧本应当是量身定制,可这些形容词,说的应该是去年的老爷子。
第(2/3)页